【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日在汉开幕
自带AI导航的仿生机器鱼、学生在课堂原地穿越“挖矿”、数智编钟奏响古韵新声、3分钟制作一个“AI数字人”、老年人玩转无人机、小学生利用VR探火星、智慧运动空间风靡校园……
江城五月,数字教育千帆竞;荆楚大地,智慧课堂万象新。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将在武汉盛大启幕。
近来年,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在全球范围内重塑教育格局,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更成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动力。湖北秉持“敢为人先”的魄力,以前瞻性战略布局积极融入数字教育发展潮流。
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方面,湖北全面推进整省试点,坚持应用为王,组织全省师生积极注册使用,拓展“教—学—研—管—评”全链条应用场景,建设湖北智慧教育平台并接入国家平台,在用户、资源、应用、数据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
在数智化赋能教育教学方面,湖北在中小学推广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推动本科高校共建“楚课联盟”,加快基础学科大模型垂直应用,丰富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动态适配。开发“荆楚学习广场”终身教育平台,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泛在学习体验。
在开展全学段数智教育方面,湖北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科技相关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地方和校本课程,全面提升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在高校设置数字技术相关专业48个、专业点649个,成立湖北省人工智能学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赋能各类人才培养。
在教育数字化支撑保障方面,湖北抢抓“两新”等政策机遇,持续升级校园数字化环境,不断提升学校网络带宽,加快配备教学智能终端,建成一批全息互动课堂、人工智能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湖北教育大数据中心,形成“数字底座+公共平台+教育应用”的数字化体系。
年初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好“教育强国,湖北何为?支点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
站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聚光灯下,湖北交出的不仅是一份亮眼的阶段性答卷,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宣言。依托数字技术,湖北正打破教育的时空壁垒,让山区课堂与城市名校共享优质资源,让传统学科与前沿科技深度交融。
展望未来,湖北将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数字+教育”融合创新。通过构建更开放的数字教育生态,推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探索“精准化教、个性化学、科学化评”的智慧教育新模式;加强数字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让荆楚大地上的教育创新成果走向世界。
当数字浪潮与教育理想在长江之滨激荡,湖北正以昂扬之姿,向着建设教育强省、打造全国数字教育高地的目标全速迈进,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湖北方案”。(记者 邹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