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 武汉市硚口区用习惯养成小切口 助推幼小衔接大融合
在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即将到来之际,4月26日,武汉市第四轮学前教育保教活动在硚口区举行。展示活动中,崇仁路幼儿园、崇仁路小学用两张小小卡片巧妙地将幼儿阶段的任务、时间、礼仪、计划等习惯养成,拓展和延续到小学阶段的听、说、读、写等核心素养提升,实现幼小衔接的融合互通和无缝过渡的创新做法得到省市教育专家一致肯定。
记者看到,崇仁路幼儿园和崇仁路小学联手设计的“虫虫记录卡”和“好习惯启航卡”都将注重习惯培养贯穿始终,入学准备、入学适应能力在衔接中自然延续、逐渐加强。孩子在使用“记录卡”的过程中逐渐丰富内涵,做入学准备的主动成长者。
当天,崇仁路小学校长刘翠华、崇仁路幼儿园园长陈爱梅分别介绍了两校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幼儿感知小学阶段在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在衔接过程中传承“崇仁尚礼、崇仁尚德”文化的实践和探索。
在现场,崇仁路幼儿园以“生活中的数学真有趣”为主题,用视频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幼儿园活动案例,让大家了解到幼儿园教师教育引导孩子的多样化方式。崇仁路小学的杨燕宁老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数学乐园》,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既学到数学知识,又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两校联合开展的教研活动则围绕学生“倾听习惯、积极思考、表达表现、自我控制、良好坐姿”5个要点,分享了教师们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
“我很惊喜地发现,崇仁幼小衔接共同体的老师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儿童,解读儿童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变化与发展,培育幼儿专注、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实现了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平稳过渡。”湖北省督学、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负责人张敏说。
硚口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生彬表示,围绕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这一话题进行深度研讨,既是对教育热点话题的回应,也是对“幼有优育、学有优教”这个难点的突破。全区幼儿园、小学要进一步找准幼小衔接的关键点,筑牢协同发展支撑点,相互奔赴携手,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向莉说,幼小衔接要时刻把握当前学前保教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关注家长和社会真正焦虑的问题。今天崇仁路幼儿园、崇仁路小学把对儿童的品德养成、兴趣、好奇心等学习品质放到了研究和实践中,很有实效,希望全省的幼儿园、小学向她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