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长者模式|无障碍阅读| 行业版| 厅政务| 省招办| 繁體|登录|注册

【中国教育报】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来了五位教师 他们这样讲述教育强国故事

2025-06-19 10:03 中国教育报

  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位优秀教师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这五位优秀教师代表分别是: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蔡小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教授禹诚,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刘秀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一幼儿园园长范徽丽。

  从偏远山区到边陲海岛,从三尺讲台到国际舞台,五位优秀教师代表围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坚守初心、潜心育人的生动实践。他们的故事不仅彰显了广大人民教师的精神高度,也勾勒出教育强国建设的奋进图景。

  山海之间的坚守

  在大山,在海岛,无论多么艰苦,总有师者坚守的身影。

  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当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望谟县,刘秀祥从来没有犹豫过。

  刘秀祥是“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发起“助学走乡村”公益助学行动,利用周末和假期,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希望孩子们能够回到学校读书,十余年过去了,他劝回了1800多名学生。

  “我们就像亲密的家人一样。孩子们都很依赖我,觉得我往那个地方一站,就能给他们一种力量。”作为一名山区寄宿制中学的教师,刘秀祥要顾及孩子们的学习、穿衣吃饭、健康冷暖、心情好坏,孩子们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这些年我们培养的很多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又回到家乡反哺故土,一起建设和发展家乡。”刘秀祥说。

  在广西涠洲岛,范徽丽不惧艰辛、不畏风浪,开办了岛上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在边防海岛实现了国家“幼有所育”的教育关怀。

  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幼儿园却在一场台风中遭受重创,新建的桅杆被吹毁,新建的食堂也被吹倒。范徽丽带着教师们从头干起,最终孩子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贝壳、火山石、芭蕉叶变成了鲜活的教具,海滩、大榕树成为最生动的课堂。

  “扎根艰苦的海岛需要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什么?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我们对教书育人使命的担当。”范徽丽说。

  课堂内外的创新

  教育需要扎根一线的坚守,也必须用创新迎接时代的变革。

  中国的蓝天越来越多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这背后离不开贺克斌团队的重要贡献。“我们经过长期的野外观测、数字模拟和排放追踪,找准了雾霾的病状、病因和病源,对症下药,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贺克斌介绍。

  “天上治污、地上育人”,贺克斌用简单的8个字总结他用科研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双重使命。

  “一定要给学生提供非常真实的场景去学习和锻炼。”贺克斌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学生在蓝天保卫战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硬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也取得了越来越多国际领先研究成果,实现了把论文既写在国际顶级刊物上,也写在祖国大地上。

  面对“机器换人”的趋势,职业教育如何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在“产品创新设计与开发”这门课上,禹诚设计了很多数字化的趣味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能力。2022年,学生自主创新设计的管道机器人在国际数字化人才创新技能大赛中荣获最高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无法告诉学生将来会面临什么,但是我坚信我们可以让AI赋能,让教育和AI同行,破解学生技能成才的密码。”禹诚说。

  教育星火的传递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

  蔡小雄在基础教育一线已经工作了32年。从原来只要管一个班40多人的班主任,到如今要操心上万人的集团总校长,他用智慧办出了一所好学校,带出了一支好队伍,也为省域乃至全国的教育均衡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教育帮扶就像在全国认亲,它需要将心比心、上下齐心。”蔡小雄集中精力助力帮扶学校做好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他自己也深入帮扶学校,在康定二中和阿坝州黑水县中学上课,多次到景宁中学、开化中学上数学课,还带着工作室的名师们到这些学校传经送宝。

  “现在我们和帮扶学校拧成一股绳,每个学期的学科节、学术节,每个月的教研专题活动不是走过场,而是实打实地一起做事情。老师们互相学、学生们一起成长,效果看得见。”蔡小雄说。

  禹诚牵头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有17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范徽丽成立了特级教师工作坊,汇集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乡村教师,构建研修共同体,他们有的成为园长、副园长,有的成为高级教师……

  从蔡小雄“拧成一股绳”的教育帮扶,到禹诚团队锻造“工匠之师”的成长之路,再到范徽丽工作坊点亮边境幼教的星火,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躬身实践,正汇成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写下奋斗者的注脚。记者 欧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