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学科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 他们为新时代援藏贡献湖北方案
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部分核心成员
地质灾害防治团队师生在西藏开展野外取样工作
“长雅医支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湖北省展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成果在各省份中十分亮眼,而长江大学元素在湖北展区分量十足,我们深感骄傲!”8月16日,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在拉萨市开展,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队长许晓宏参观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150公里外的山南市,许晓宏的队友们还在忙碌着:在核桃基地,晒得黝黑的张义教授奔走在林间检查苗木嫁接状况;在核桃研究所,朱建强教授操控着全国首个、世界先进的“智慧核桃大数据控制运行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在高山峡谷间,胡明毅教授专注地考察着滑坡频发地段;在高原医学实验室,汪献旺教授悉心指导着当地医生开展实验;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上,王宇副教授顶着烈日现场踏勘丈量……
从长江之滨到雅江之畔,从江汉平原到雪域高原。4年来,长江大学百余名师生“小组团式”科技援藏,先后承担20余个项目,获批经费近亿元,在农学、医学、地学、规划、设计、艺术、人文智库等多个领域结出硕果累累。
他们个个是拼命三郎
一架成都航空的班机从武汉天河机场飞往拉萨,途中却在成都紧急备降。原来是有乘客陷入昏迷,需要紧急送医抢救。这名乘客,就是许晓宏。
提起发生在2021年12月的这件事,许晓宏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那阵子援藏工作事务繁杂,连续奔波,太疲乏了。非常抱歉让航空公司受损失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是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确实,选择援藏,就是选择了奉献和担当。高原带来的头痛、心悸、气短等不适,都是家常便饭,更有离家几千公里的牵挂和当地开展科研的条件带来的挑战。
许晓宏说,长江大学的援藏事业,开局就很不一样——2020年底,在没有被分配任务的情况下,学校党委向湖北省委、省政府主动请缨,最终获批以“项目牵引”方式参与援藏工作。因此,援藏工作队的老师们个个都是“拼命三郎”。
2021年3月,刘利平老师将年迈的母亲在福利院安顿好后,只身进藏,从此驻扎高原,与藏族同胞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地百姓很快喜欢上了这个高高瘦瘦的汉族女同志。
2021年10月,齐桂老师把年仅10岁的孩子托付给公婆后,按照学校援藏工作的整体部署,作为援藏专干长期在藏驻点工作……
藏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队员们常常问自己: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
走进山南市曲松县乃东村扎西的家,粮仓里的青稞,冰柜里的酥油,柜子上的砖茶、杂粮、米面……一派富足景象。“在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扎西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表达着激动的心情。
扎西的感受源于其亲眼所见——长江大学组建设计院西藏分院,助力山南打造了高质量全域旅游规划。如今,旅游旺季时,扎西身边的“藏家乐”户均收入每季度能达到5万元到6万元。
不仅是在曲松县,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的项目覆盖山南全域。
加查县是西藏自治区核桃古树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加查核桃以其皮薄、个大、肉嫩而远近闻名。然而,传统的核桃种植方式存在着品种标准不统一、劳动强度大、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当地核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湖北省援藏办、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长江大学与加查县合作建立了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成功筛选6株核桃优良单株,探索并首次应用夏季嫁接技术,使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今年6月,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下,全国首个“智慧核桃大数据控制运行系统”在加查县正式投入使用。钟宝荣教授介绍,该系统运用农业物联网AI全程动态监测及控制技术,实现了数字灌溉、数字施肥、数字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核桃产业智能化水平。
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努力下,如今,加查县核桃年产量达到1100余吨,产值4000余万元。加查县果热村农民扎西次仁说:“我们家有6棵核桃树,一年能产1000多斤核桃,每年收入一两万元。”
人民健康也是学校科技援藏的重点。长江大学不仅创新性推出“3+5”传帮带医卫援藏新模式,还打造出“固定专科坐诊、移动全科巡诊”小组团式医卫援藏品牌,为山南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龚权教授介绍,“3”指每年选派长江大学附属及实践教学医院临床专家开展3个月驻藏带教工作,“5”指山南学员每年到荆州的上述医院开展5个月临床进修实践。
这是一方成长的舞台
“西藏所需,长大所能”是长江大学的庄严承诺。该校援藏师生规模、承担项目数量和涉及学科领域,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
西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友华评价:“长江大学在全学科领域开展的科技援藏工作开创了全国高校援藏的先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援藏工作贡献了湖北方案、湖北力量。”
在参与这项光荣事业的过程中,如果一定要说长江大学有什么“私心”,那就是,把援藏工作一线变成最好的育人课堂。
“我们的理念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校办到党需要的地方,把人才送至人民期盼的领域’,所以援藏工作队所到之处,都能看到我们学生的身影。”许晓宏说,“我们驻藏工作点的师生比超过1:2,老师们在履行科技援藏职责的同时,也把教书育人工作带上了雪域高原。”
例如,地质灾害研究团队中,有10余名成员是在读研究生:贾文君同学细心记录每个滑坡点的信息,撰写工作日志;郭威同学负责采样和岩石样品运输,在高山峡谷间,每每扛起近50公斤的岩样往返数趟……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山南地区滑坡隐患点识别与野外调查验证对比。”带队老师温韬副教授介绍,他们进藏240多天,跋山涉水,累计调查滑坡400多处,取样重量超1000公斤,“特别是在海拔4000米的拉岗村滑坡取样时,因为缺氧,同学们举步维艰,真的很辛苦。”
同学们却说:“这一路,虽辛苦,却无悔。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得到了锤炼和成长。”
许晓宏介绍,这支“铁打”的分队,在为当地地质灾害预警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还产出了SCI及中文核心论文1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我们整个援藏工作队的这两项数据,超过50篇和40项,有力支撑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说。
每当暑假,忙碌在山南的长江大学学生更多。今年,该校“天使健康行·长雅医支队”前往加查县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村民750余人,并对当地医疗人员开展了系列培训。学生张瑾曈表示,作为医学生,她既为服务百姓而骄傲,也十分高兴拥有这样的实践机会。
2024年新招录博士生杨凯说:“跟随导师赴藏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大大增强了我的学术修为,更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升华。”
背着干粮,穿行田间;走村串户,送诊到家;跋山涉水,奔波野外……4年来,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书写了科技援藏的新篇章,也收获了“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的褒奖。(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康群 刘长华 实习生 蔡欣悦 崔馨月)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部分核心成员
地质灾害防治团队师生在西藏开展野外取样工作
“长雅医支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湖北省展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成果在各省份中十分亮眼,而长江大学元素在湖北展区分量十足,我们深感骄傲!”8月16日,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在拉萨市开展,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队长许晓宏参观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150公里外的山南市,许晓宏的队友们还在忙碌着:在核桃基地,晒得黝黑的张义教授奔走在林间检查苗木嫁接状况;在核桃研究所,朱建强教授操控着全国首个、世界先进的“智慧核桃大数据控制运行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在高山峡谷间,胡明毅教授专注地考察着滑坡频发地段;在高原医学实验室,汪献旺教授悉心指导着当地医生开展实验;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上,王宇副教授顶着烈日现场踏勘丈量……
从长江之滨到雅江之畔,从江汉平原到雪域高原。4年来,长江大学百余名师生“小组团式”科技援藏,先后承担20余个项目,获批经费近亿元,在农学、医学、地学、规划、设计、艺术、人文智库等多个领域结出硕果累累。
他们个个是拼命三郎
一架成都航空的班机从武汉天河机场飞往拉萨,途中却在成都紧急备降。原来是有乘客陷入昏迷,需要紧急送医抢救。这名乘客,就是许晓宏。
提起发生在2021年12月的这件事,许晓宏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那阵子援藏工作事务繁杂,连续奔波,太疲乏了。非常抱歉让航空公司受损失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是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确实,选择援藏,就是选择了奉献和担当。高原带来的头痛、心悸、气短等不适,都是家常便饭,更有离家几千公里的牵挂和当地开展科研的条件带来的挑战。
许晓宏说,长江大学的援藏事业,开局就很不一样——2020年底,在没有被分配任务的情况下,学校党委向湖北省委、省政府主动请缨,最终获批以“项目牵引”方式参与援藏工作。因此,援藏工作队的老师们个个都是“拼命三郎”。
2021年3月,刘利平老师将年迈的母亲在福利院安顿好后,只身进藏,从此驻扎高原,与藏族同胞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地百姓很快喜欢上了这个高高瘦瘦的汉族女同志。
2021年10月,齐桂老师把年仅10岁的孩子托付给公婆后,按照学校援藏工作的整体部署,作为援藏专干长期在藏驻点工作……
藏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队员们常常问自己: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
走进山南市曲松县乃东村扎西的家,粮仓里的青稞,冰柜里的酥油,柜子上的砖茶、杂粮、米面……一派富足景象。“在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扎西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表达着激动的心情。
扎西的感受源于其亲眼所见——长江大学组建设计院西藏分院,助力山南打造了高质量全域旅游规划。如今,旅游旺季时,扎西身边的“藏家乐”户均收入每季度能达到5万元到6万元。
不仅是在曲松县,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的项目覆盖山南全域。
加查县是西藏自治区核桃古树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加查核桃以其皮薄、个大、肉嫩而远近闻名。然而,传统的核桃种植方式存在着品种标准不统一、劳动强度大、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当地核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湖北省援藏办、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长江大学与加查县合作建立了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成功筛选6株核桃优良单株,探索并首次应用夏季嫁接技术,使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今年6月,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下,全国首个“智慧核桃大数据控制运行系统”在加查县正式投入使用。钟宝荣教授介绍,该系统运用农业物联网AI全程动态监测及控制技术,实现了数字灌溉、数字施肥、数字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核桃产业智能化水平。
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努力下,如今,加查县核桃年产量达到1100余吨,产值4000余万元。加查县果热村农民扎西次仁说:“我们家有6棵核桃树,一年能产1000多斤核桃,每年收入一两万元。”
人民健康也是学校科技援藏的重点。长江大学不仅创新性推出“3+5”传帮带医卫援藏新模式,还打造出“固定专科坐诊、移动全科巡诊”小组团式医卫援藏品牌,为山南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龚权教授介绍,“3”指每年选派长江大学附属及实践教学医院临床专家开展3个月驻藏带教工作,“5”指山南学员每年到荆州的上述医院开展5个月临床进修实践。
这是一方成长的舞台
“西藏所需,长大所能”是长江大学的庄严承诺。该校援藏师生规模、承担项目数量和涉及学科领域,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
西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友华评价:“长江大学在全学科领域开展的科技援藏工作开创了全国高校援藏的先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援藏工作贡献了湖北方案、湖北力量。”
在参与这项光荣事业的过程中,如果一定要说长江大学有什么“私心”,那就是,把援藏工作一线变成最好的育人课堂。
“我们的理念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校办到党需要的地方,把人才送至人民期盼的领域’,所以援藏工作队所到之处,都能看到我们学生的身影。”许晓宏说,“我们驻藏工作点的师生比超过1:2,老师们在履行科技援藏职责的同时,也把教书育人工作带上了雪域高原。”
例如,地质灾害研究团队中,有10余名成员是在读研究生:贾文君同学细心记录每个滑坡点的信息,撰写工作日志;郭威同学负责采样和岩石样品运输,在高山峡谷间,每每扛起近50公斤的岩样往返数趟……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山南地区滑坡隐患点识别与野外调查验证对比。”带队老师温韬副教授介绍,他们进藏240多天,跋山涉水,累计调查滑坡400多处,取样重量超1000公斤,“特别是在海拔4000米的拉岗村滑坡取样时,因为缺氧,同学们举步维艰,真的很辛苦。”
同学们却说:“这一路,虽辛苦,却无悔。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得到了锤炼和成长。”
许晓宏介绍,这支“铁打”的分队,在为当地地质灾害预警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还产出了SCI及中文核心论文1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我们整个援藏工作队的这两项数据,超过50篇和40项,有力支撑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说。
每当暑假,忙碌在山南的长江大学学生更多。今年,该校“天使健康行·长雅医支队”前往加查县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村民750余人,并对当地医疗人员开展了系列培训。学生张瑾曈表示,作为医学生,她既为服务百姓而骄傲,也十分高兴拥有这样的实践机会。
2024年新招录博士生杨凯说:“跟随导师赴藏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大大增强了我的学术修为,更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升华。”
背着干粮,穿行田间;走村串户,送诊到家;跋山涉水,奔波野外……4年来,长江大学援藏工作队书写了科技援藏的新篇章,也收获了“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的褒奖。(记者 柯称 通讯员 康群 刘长华 实习生 蔡欣悦 崔馨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