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80后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陈柏峰:好老师就是愿意给学生花时间
陈柏峰在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座谈会上发言
陈柏峰(左三)带学生做田野调研
他是一个很忙的老师,工作清单常常一页都写不完。从教20年,他不仅组织读书会,带学生读万卷书,更是带学生行万里路,深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农村和城市基层调研。
他说:“好老师没有什么巧,就是愿意给学生花时间。”他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获奖者。
鼓励学生和农民交朋友
20年带学生走遍大半个中国
“来到田野,你才能更了解基层法治。”7月1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镇,一场基层治理与法治研究讨论会火热进行,在陈柏峰的主持下,77名师生围绕调研情况汇报交流。
“法治问题关乎现实实践,法学理论研究不能仅依靠想象。”这便是陈柏峰从教20年坚持带学生深入田野的初衷。最初是在农村,后来到城市基层社区、县乡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每年开展3到4次调研,暑期是每年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大都为1个月左右。
田野调研时,陈柏峰总是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传授方法。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明扬老师还记得陈柏峰教授的田野调查第一课。
2016年暑假,孙明扬跟随陈柏峰前往湖北咸宁咸安区进行田野调查。同学们不知道如何开展访谈,陈柏峰立即带他们去访谈了一名乡镇干部。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这样的陈柏峰十分接地气。当晚的访谈十分顺利,他把话都说到乡镇干部的心坎里去了,大家谈得很活跃,从晚上7时一直聊到晚上10时。“陈老师问了很多我们没想到的问题,对方也很开心。在实践中学到的方法,让我受用至今。”孙明扬说。
孙少石博士对陈柏峰教授的言传身教更有感触。“读书那会,我是个不太让人放心的学生。我没在农村待过,不太会和农民打交道,因此每次调研,陈老师都安排我和他在一个小组,便于他直接指导。”孙少石说,在这一过程中,他看见陈老师在田野、农户家、乡村小道上自然地和农民做访谈,感叹“真是要和农民交朋友”。
耳濡目染下,有些社恐的孙少石开始学着和农民及其他不同社会职业的陌生人打交道。“调研一定是建立在关心别人痛痒基础上的,因此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孙少石说,如今他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早已将学到的田野调研方法灵活用到科研工作中。
陈柏峰更注重鼓励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李爱爽博士刚开始进入田野直说“找不到北”,陈柏峰鼓励她勇于尝试,在田野中多琢磨、多思考。慢慢地,李爱爽学会深入观察田野,在田野中发现和分析问题,总结和提炼事理、法理。此次在江阴市周庄镇调研,她已是小组带队老师。
在基层调研,常常白天的步数超过2万,偶尔会用上拖拉机;晚上,陈柏峰也和同学们一样睡临时简易床,遇到更艰苦的条件时,甚至和学生挤过一张床。
组织读书会带学生读书
忙时他将自行车骑到会议室
6月中旬,一场线上读书会上,刚录取的30名准研究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情况,陈柏峰和基层法治研究所的梁永成分别做了指导。这是这批2024级研究生的第二次读书会,目前他们已按读书会要求阅读了10余本经典书籍。
“陈老师很重视读书,我读书那会就是这样。”梁永成说。为何要坚持做读书会?“书本上的理论好比眼镜。没有眼镜就很难看清事物,不同的理论就是不同的眼镜。大量的阅读是为了在需要时能拿出合适的眼镜来使用。”陈柏峰说,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时精神得以丰盈、思想得以淬炼,方能支撑学术研究中偶尔的“灵光一现”。
从教以来,陈柏峰坚持组织读书会。在其言传身教下,阅读经典在中南大蔚然成风。目前在北京大学读博的杨子潇,从本科阶段就加入了读书会。每月一次的读书也是其最期待的活动之一。
研究生阶段,杨子潇继续跟着陈柏峰学习,每月的读书会不会落下一次。因此,他在开展科学研究和田野调查时经常“灵光一现”。2021年,从中南大前往北京大学求学。基于前期打下的基础,他在学习上表现优异,目前已在法学领域权威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家》等发表了三篇论文。
目前在某中央国家机关任职的颜恺,是读书会早年的参会学生。他毕业已10年,仍说读书会阅读过的《送法下乡》《木腿正义》《政法笔记》等经典书籍对其影响至今。当初颜恺并非法学院学生,但大二起就跟随室友参加陈柏峰组织的读书会。“读书会是在中南大文治楼9楼小会议室进行,我印象中有两三次,陈老师直接骑着自行车就冲进来了,满头大汗。”颜恺说,那时陈老师已十分忙碌,科研任务重。
20年来,参加过陈柏峰读书会的学生数不胜数,其中不仅有他的学生,还有其他学院的学生,甚至有外校、外省的学生,陈柏峰都耐心地指导。学生们大都阅读了百余本经典书籍,打下了科研的基础,多数同学攻读了博士。
如今,读书会依然每月举行一次,主要由团队年轻老师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开进行。陈柏峰若能抽出时间,一定会去和学生交流,目前他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与田野融为一体的教授
培养出不少法学青年学者
“感谢我的导师陈柏峰教授,他在学术上的勤奋、坚持和自信……”这个毕业季,该校硕士毕业生潘天乐在14万字的毕业论文后记中,用1万多字分享了他在中南大的成长,以及和导师陈柏峰的故事。
“在田野上,你完全想象不到他是这个领域全国最顶尖的学者,他好似和田野和村庄融为一体了。”多次共同前往田野调研的中南大法学院刘杨老师说,“法学学科自带精英的意识,但中国法治要服务群众服务社会,陈老师用实际举措告诉我们要把根扎在基层。”
走在乡野田头,一件T恤、一条长裤,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陈柏峰,很少有农民将他认作教授,他朴实的作风也感染着学生。因在法学领域所做的贡献,2020年,陈柏峰荣获“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是当年唯一入选的80后学者。
如今,全国高校法学院约有20余名青年学者是陈柏峰的学生,还有更多学生在政法部门、法律实务界工作。陈柏峰说:“优秀的大学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世界和人生。最好的老师,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能力。”
2023年,由陈柏峰主持的《“经典”和“经验”双轮驱动的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项目,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陈柏峰介绍,这是他们团队探索的双轮驱动育人路径——“经典”驱动,即在阅读之中淬炼思想;“经验”驱动,即静听田野深处。
目前,陈柏峰团队育人路径已在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著名法科院校获得了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发挥了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卓张鹏)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陈柏峰在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座谈会上发言
陈柏峰(左三)带学生做田野调研
他是一个很忙的老师,工作清单常常一页都写不完。从教20年,他不仅组织读书会,带学生读万卷书,更是带学生行万里路,深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农村和城市基层调研。
他说:“好老师没有什么巧,就是愿意给学生花时间。”他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获奖者。
鼓励学生和农民交朋友
20年带学生走遍大半个中国
“来到田野,你才能更了解基层法治。”7月1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镇,一场基层治理与法治研究讨论会火热进行,在陈柏峰的主持下,77名师生围绕调研情况汇报交流。
“法治问题关乎现实实践,法学理论研究不能仅依靠想象。”这便是陈柏峰从教20年坚持带学生深入田野的初衷。最初是在农村,后来到城市基层社区、县乡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每年开展3到4次调研,暑期是每年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大都为1个月左右。
田野调研时,陈柏峰总是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传授方法。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明扬老师还记得陈柏峰教授的田野调查第一课。
2016年暑假,孙明扬跟随陈柏峰前往湖北咸宁咸安区进行田野调查。同学们不知道如何开展访谈,陈柏峰立即带他们去访谈了一名乡镇干部。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这样的陈柏峰十分接地气。当晚的访谈十分顺利,他把话都说到乡镇干部的心坎里去了,大家谈得很活跃,从晚上7时一直聊到晚上10时。“陈老师问了很多我们没想到的问题,对方也很开心。在实践中学到的方法,让我受用至今。”孙明扬说。
孙少石博士对陈柏峰教授的言传身教更有感触。“读书那会,我是个不太让人放心的学生。我没在农村待过,不太会和农民打交道,因此每次调研,陈老师都安排我和他在一个小组,便于他直接指导。”孙少石说,在这一过程中,他看见陈老师在田野、农户家、乡村小道上自然地和农民做访谈,感叹“真是要和农民交朋友”。
耳濡目染下,有些社恐的孙少石开始学着和农民及其他不同社会职业的陌生人打交道。“调研一定是建立在关心别人痛痒基础上的,因此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孙少石说,如今他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早已将学到的田野调研方法灵活用到科研工作中。
陈柏峰更注重鼓励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李爱爽博士刚开始进入田野直说“找不到北”,陈柏峰鼓励她勇于尝试,在田野中多琢磨、多思考。慢慢地,李爱爽学会深入观察田野,在田野中发现和分析问题,总结和提炼事理、法理。此次在江阴市周庄镇调研,她已是小组带队老师。
在基层调研,常常白天的步数超过2万,偶尔会用上拖拉机;晚上,陈柏峰也和同学们一样睡临时简易床,遇到更艰苦的条件时,甚至和学生挤过一张床。
组织读书会带学生读书
忙时他将自行车骑到会议室
6月中旬,一场线上读书会上,刚录取的30名准研究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情况,陈柏峰和基层法治研究所的梁永成分别做了指导。这是这批2024级研究生的第二次读书会,目前他们已按读书会要求阅读了10余本经典书籍。
“陈老师很重视读书,我读书那会就是这样。”梁永成说。为何要坚持做读书会?“书本上的理论好比眼镜。没有眼镜就很难看清事物,不同的理论就是不同的眼镜。大量的阅读是为了在需要时能拿出合适的眼镜来使用。”陈柏峰说,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时精神得以丰盈、思想得以淬炼,方能支撑学术研究中偶尔的“灵光一现”。
从教以来,陈柏峰坚持组织读书会。在其言传身教下,阅读经典在中南大蔚然成风。目前在北京大学读博的杨子潇,从本科阶段就加入了读书会。每月一次的读书也是其最期待的活动之一。
研究生阶段,杨子潇继续跟着陈柏峰学习,每月的读书会不会落下一次。因此,他在开展科学研究和田野调查时经常“灵光一现”。2021年,从中南大前往北京大学求学。基于前期打下的基础,他在学习上表现优异,目前已在法学领域权威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家》等发表了三篇论文。
目前在某中央国家机关任职的颜恺,是读书会早年的参会学生。他毕业已10年,仍说读书会阅读过的《送法下乡》《木腿正义》《政法笔记》等经典书籍对其影响至今。当初颜恺并非法学院学生,但大二起就跟随室友参加陈柏峰组织的读书会。“读书会是在中南大文治楼9楼小会议室进行,我印象中有两三次,陈老师直接骑着自行车就冲进来了,满头大汗。”颜恺说,那时陈老师已十分忙碌,科研任务重。
20年来,参加过陈柏峰读书会的学生数不胜数,其中不仅有他的学生,还有其他学院的学生,甚至有外校、外省的学生,陈柏峰都耐心地指导。学生们大都阅读了百余本经典书籍,打下了科研的基础,多数同学攻读了博士。
如今,读书会依然每月举行一次,主要由团队年轻老师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开进行。陈柏峰若能抽出时间,一定会去和学生交流,目前他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与田野融为一体的教授
培养出不少法学青年学者
“感谢我的导师陈柏峰教授,他在学术上的勤奋、坚持和自信……”这个毕业季,该校硕士毕业生潘天乐在14万字的毕业论文后记中,用1万多字分享了他在中南大的成长,以及和导师陈柏峰的故事。
“在田野上,你完全想象不到他是这个领域全国最顶尖的学者,他好似和田野和村庄融为一体了。”多次共同前往田野调研的中南大法学院刘杨老师说,“法学学科自带精英的意识,但中国法治要服务群众服务社会,陈老师用实际举措告诉我们要把根扎在基层。”
走在乡野田头,一件T恤、一条长裤,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陈柏峰,很少有农民将他认作教授,他朴实的作风也感染着学生。因在法学领域所做的贡献,2020年,陈柏峰荣获“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是当年唯一入选的80后学者。
如今,全国高校法学院约有20余名青年学者是陈柏峰的学生,还有更多学生在政法部门、法律实务界工作。陈柏峰说:“优秀的大学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世界和人生。最好的老师,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能力。”
2023年,由陈柏峰主持的《“经典”和“经验”双轮驱动的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项目,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陈柏峰介绍,这是他们团队探索的双轮驱动育人路径——“经典”驱动,即在阅读之中淬炼思想;“经验”驱动,即静听田野深处。
目前,陈柏峰团队育人路径已在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著名法科院校获得了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发挥了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卓张鹏)
附件: